发布时间:2025-10-15 18:10:34    次浏览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为编辑集纳而成,旨在让读者了解市场各方的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号立场。今日大盘沪指冲高回落微幅收涨 市场概况:今日沪指再度向年线发起冲击,但在年线处依然遭遇阻力,最终冲高回落,微幅收涨结束一天交易。两市成交量依然低迷,合计成交不足5000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东方财富网)看多结构性上涨行情开启科德投资:僵局若能打破 反弹有望加速市场在多空势均力敌的激烈争夺之时,突然空头借在微小利空消息的放大影响,快速回挫。这正如把伸直的拳头突然回抽蓄力再度出击,不仅趋势不变弱,反而是在打破僵局后更赢得优先权,所以短期股指或将加速上攻。巨丰投资:结构性上涨行情开启巨丰投资认为,大环境向好下,股指四季度总体向好,但在货币政策没有较大松动下,市场难有大行情,更多的是结构性表现。建议围绕政策导向继续做文章,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加速下的深圳等相关标的、政策受益的一带一路以及PPP概念,同时对于高送转概念继续波段操作。华福证券:后市可以谨慎看多目前估值整体处于低位,多数个股刚从低位或底部放量上涨。考虑到部分个股短期涨幅过大,后市不排除震荡回调可能性,但估值重心上移是可以预期的,后市可以谨慎看多。看平年线冲关欲速则不达天信投资:行情还是往上,但是需逐步谨慎利空终究有其作用,暂时不表现出来,不代表其就消失,一旦市场多空分歧加大的时候,利空因素就会显现。250天线近在咫尺,短线站上去是很有可能的,可是要形成有效突破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往上还是3100点的重重压力。市场会保持一定的上冲惯性,但是当这辆车速度减缓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阶段性风险的到来,届时还需以减仓为宜。源达顾投:年线冲关欲速则不达只是从技术指标的表现来看,60分钟级别指标已经进入超买,冲高后必有一定的震荡,似乎预示着年线的突破不可能一次通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反复震荡拉锯或许是大概率事件。当然目前处于关键位置敏感时段似乎不应该计较指数单日一城一地的得失,后期的大方向选择才是关键。爱建证券:短期均线宽幅震荡市场如我们预期虽然B股大幅跳水市场有所担忧,但整体A股相对抗跌,市场做空动能较为有限。随着三季度季报的逐步披露,市场对于年报的炒作预期有所提前,9月新增信贷和社融超出预期,市场信心略有回升,股指震荡回升走出阳包阴格局。从技术面分析,股指围绕中短期均线宽幅震荡显示市场多空分歧较大,但如我们预判市场宽幅震荡调整反而给市场带来低吸的机会。 看空反弹之路多荆棘西部证券:反弹之路多荆棘西部证券投资顾问王璐也指出,从沪指尾盘放量上涨的表现来看,短线指数仍有继续上攻的动能,不过上方60周均线、3100点等重要关口的反压力度仍不容小觑,年线突破的有效性也有待量能跟进予以确认。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警惕指数冲高回落的风险。天信投资:市场分化明显,谨防快速调整出现技术面上,分时指标与日线指标,双双进入短期高位。市场调整的内在要求,越来越强烈。至于是采取较为猛烈的一步到位调整方式,还是延续前期“温水煮青蛙”的调整方式,需要后市观察。广州万隆:年线背后被忽视的走势规律,10月反弹成色再受考验投资者并未关注到,上一次指数在突破年线后成交量也开始节节攀升,由此市场才迅速步入了量价配合快速拉升的“蜜月期”,但是时空转换,当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支持也未看到成交量会出现进一步配合的动作,前期动辄两万亿的成交额不用比,就是5000亿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也属罕见,所以突破年线背后仍需量价齐升配合才能继续催生行情的这一本质规律被市场所忽视。个股推荐70只股票突破半年线作者: 李千 ;来源:数据宝(ID:shujubao2015)大盘稳步上扬,回补了9月12日形成的30余点跳空缺口。70只股票收盘站上120日均线。代表大周期成本的半年线即120日均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股价趋势的变化。梳理发现,这70只股票分布于24个申万一级行业,机械设备最为扎堆,包含9只;计算机、汽车各有6只,紧随其后;传媒、化工、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等行业均有5只股票入围。国庆节后大盘震荡上扬,上证指数累计涨幅2.64%,中小板与创业板指数涨幅均超过2%。上半年线的70只股票期间平均上涨4.75%,完胜大盘各核心指数。其中,澳洋顺昌等涨幅超过15%,科泰电源、先导智能等收获一成以上涨幅。估值方面,10只股票最新市盈率仍低于行业均值。例如,传媒股湖北广电市盈率25.4倍,低于所属行业均值一半。业绩方面,近九成突破半年线股三季度业绩预告亮相,其中,预增32只,占比过半,预盈3只,预降和预亏分别有11只和6只。 精华观点股市上涨大逻辑渐变来源:证券时报历史上看,国内房价和股市有一定的此消彼长效应,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资金溢出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从过去三轮房价下行周期看:2008年8月、2014年5月均是“房价下跌——货币进入宽松周期——股市上涨”;而2011年9月开始房价下跌,但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股票市场同期持续下跌,跷跷板效应并未实现。回到本轮,有四大原因使增量资金入股市受到制约:第一、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取向转向中性,流动性拐点、贬值升温、资金外流共振下宽松预期消退,流动性供给增量减少;第二、2015年牛市与2016年房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杠杆资金撬动,当前监管趋严打击资金杠杆、抑制资产泡沫,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投机性资金腾挪规模有限;第三、市场、国家队、监管机构的博弈深入将持续消耗场内流动性,外加资金对港币资产相对价值上升的青睐以及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对存量带来进一步的收缩压力;第四、从风险偏好来看,外围意大利公投、美国大选、英国脱欧谈判疑虑未消,地产见顶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叠加国内资产挤泡沫循序渐进,内外潜在事件冲击持续制约风险偏好。此外,货币宽松只是股市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股市趋势性上涨还得有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得有能够引导投资者入市的重大逻辑。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导致流动性大幅增加,2014年中改革逻辑启动,这两次大行情均是在货币宽松大背景下,然后各有以上大逻辑出现才使得股指大涨翻番。如果以上制约因素不消退,另外不出现新的更大上涨逻辑的话,市场还是可能会延续我们一直讲的不乐观不悲观,折磨人的震荡格局。但是,事情正在悄悄起变化。房地产政策调控必然会牵引GDP增速下行,为此有两大政策进行对冲以维持GDP增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第一是国企改革提速激发经济活力。9月28号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题会,激起了市场对国企改革提速的预期以及坚决推进的信心,上周中国联通的两次冲击涨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新的催化剂因素不断出现会刺激混改板块反复活跃。尤其国庆节期间深深房与恒大集团重组方案再辟国企改革新标杆,值得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大逻辑曾经带来大牛市,未来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只有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提速使这一大逻辑可能在股市里再次焕发生命力,国企改革板块必须持续重点关注。第二是我们之前反复提到的财政发力方向PPP+主题。市场只看到了第三批通过项目的总投资额低于此前申报的总投资额,但我们看到的是本次通过率(48%)显著高于第一批的(25%)和第二批的(26%),而通过率的显著提升是因为第三批申报项目更加优质,并且都是增量项目。文章由本号编辑集纳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